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从中医视角下探讨太极拳的养生作用①

来源:养生保健指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1-2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在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实施的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中指出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,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、不同地域特点

在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实施的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中指出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,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、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,扶持推广太极拳、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。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,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,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、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。在纲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,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。太极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以中国传统文化太极、阴阳为思想,结合中医经络学说、阴阳五行变化,注重意、气、形、神的锻炼,从而达到陶冶情操、修身养性,强身健体的作用。中医养生讲究用修身养性的方法来调和人体,使人体阴阳气血保持协调。而太极拳重视呼吸吐纳,帮助人体扶正正气,避免外邪入侵。

1 现代医学对太极拳的研究

太极拳能使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变化协调统一,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免疫功能等对心血管系统、运动系统、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。现代研究发现,长期练习太极拳可提高老年人工作记忆能力,延缓认知衰老。太极拳运动可训练平衡能力,降低跌倒风险,而太极拳的改善平衡能力、改善生活治疗则为美国太极拳的研究热点。并且太极拳对抑郁症、痴呆等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疾病干预属于前沿研究。太极拳结合康复训练可提高老年人运动能力和心肺适能[1]。

在运动系统方面,已证实太极拳可改善骨性关节炎疼痛、僵硬,增加骨密度。宋京林等[2]对48周老年人太极拳锻炼研究发现,太极拳项目可提高股骨颈骨密度第二腰椎到第四腰椎骨密度[3]。太极拳强调呼吸吐纳,现代研究发现可增加膈肌、腹肌运动,可促进胃肠蠕动,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消化吸收能力。

2 传统医学对太极拳养生作用的研究

中医养生思想为:法于阴阳、和与术数、饮食有节、起居有常、不妄作劳。而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,讲求左右力量的平衡。左右协调配合使人体左半身与右半身得到锻炼,从而确保了人体经络系统的阴阳平衡,这与中医养生中法于阴阳相配合。和于术数即运用各种修身养性的养生方法来调和人体,使人体阴阳气血保持协调。中医养生提倡“治未病”,“治未病”的根本原则在于顺应自然、平衡阴阳,可选择贴敷穴位、推拿、气功导引、太极拳、食疗调理等丰富多彩的“自然疗法”,使人增强体质,有效防止疾病的复发或传变。目前,我国正迅速进入老年化时代,研究发现,太极拳的动作轻柔徐缓、以柔为主、柔中带刚,练习时与呼吸相结合对促进中老年练习者的身心健康,起着积极作用。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情志皆可致病,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惊则气乱,思则气结,太极拳动静结合,调节呼吸,使人心平气和,延年益寿。

中医辨证论治、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提出中医养生思想为:顺应自然,整体协调;调补脏腑,分段施养;形神共养、动静结合;未病先防、已病防变。而太极拳的动作特点则为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;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;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;连绵不断的平衡运动。两者之间互相交叉互相融合,把太极拳的动作特点通过中医养生思想总结出,更好地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。中医养生需要顺应四时变化、顺应自然变化、万事万物均处于一个变化的环境中,且变化是整体的、平衡的。中医讲究平衡,阴盛则阳衰、阴虚则阳盛是最好的体现,这可与太极拳中连绵不断的平衡运动的动作特点相关联。太极拳中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、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的动作特点则切合养生思想中调补脏腑,分段施养。人体的五脏六腑同样不可分割、密切相连,太极拳的动作上下相随、螺旋运动仍是不可分割[4]。太极拳需内外兼修、形神兼备、一动一静、一虚一实、一刚一柔皆与中医养生形神共养、动静结合融合。中医在“治未病”关键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,早在古时自有练功强身健体。现代科学的研究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证实太极拳的养生作用。太极拳运动已经过试验证实对人体有预防、治疗疾病作用[5]。

2.1 顺应自然,整体协调

中医认为人体是阴阳平衡的整体,人体只有阴阳平衡才能身健体壮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指出:“陈阴阳,筋脉和同,骨髓坚固,气血皆从。如是则内外调和,邪不能害,耳目聪明,气立如故。”阴阳调和正气足则外邪不侵。而身体的健康则应顺应四季的变化,平衡外界和身体的平衡。太极拳连绵不断的运动方式体现了阴阳平衡性和整体的协调性。中医整体观内容包括: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、五脏为中心的有机体,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,人与社会环境统一性。

文章来源:《养生保健指南》 网址: http://www.ysbjznzz.cn/qikandaodu/2021/0121/558.html



上一篇: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养生
下一篇:养生康复学的历史回顾和现实意义

养生保健指南投稿 | 养生保健指南编辑部| 养生保健指南版面费 | 养生保健指南论文发表 | 养生保健指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养生保健指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